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

包船出海拍鳥趣

[持續更新中]


好像是 2015 年颱風過後,我隨著鳥訊出征馬岡漁港,那時候的目標鳥是玄燕鷗。在拍攝過程自然跟身旁鳥友聊天,他們提到想拍海鳥,馬岡漁港是個好地方。離開馬岡漁港之後,我不斷地在網路上做功課;就像之前鳥友所說的,那裡真的有機會可以拍到各式各樣的海鳥,但是最後的結論是: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小小的、黑黑的一點;偶而有機會才有可能拍到正常版的,但是那可是非常難得。

開始花比較多的時間拍海鳥,對我來說應該是起源於 2019 年暑假快要結束前的一趟北方三島之旅。記得那時候是朋友邀約參加一個北方三島的行程,終點站是彭佳嶼,而且登島後還要頂著大太陽走到最頂端的燈塔。早上從基隆乘船到彭佳嶼的海面上,對於第一次搭船拍海鳥的我來說,那個鳥況真是精采。只可惜我那時沒經驗,當天帶著我無法手持拍攝的大砲,結果"張張糊"(不是打麻將的"張張胡")。

或許是有了這次的開頭,2020 年之後和朋友一起包船出海的次數(應該都是我去參加朋友揪的團),逐漸增加。為什麼包船好呢?以北方三島的行程為例,看到海鳥的時候,船不會慢下來讓你有機會拍,更不要說轉方向。北方三島回程的時候,正好有一群藍臉鰹鳥從船邊飛過,而且停棲在後方不遠的海面上,這機會有多難得啊?可是既定行程還是繼續往前進,不回頭,唉!
包船出海雖然有好處,但是要成行有一定的門檻。幾個考量因素:多少人包一艘船?(人多了,海鳥出現的時候可能前面就被擋住了;人少了,分擔的船資就增加)天氣與海象如何?(在氣候變動大的季節,可能要出海的前兩、三天才能確認;到時候預約的日期無法出海,改日期的話,參加的人員是不是又有變化?而且每個參加人員能夠承受的海浪程度不同;我有一次搭船,出海前船長說今天是風平浪靜,結果還是有超過一米的浪。海浪的大小也會影響拍攝的難度,除了讓拍攝的時候無法站穩,而且常會發生海鳥一下子在浪前,一下子在浪後,無法對焦。)船況以及船長的找鳥和掌舵能力或者配合度(幾次拍下來,船長的找鳥、掌舵的配合度真的超重要;如果有選擇的餘地,儘可能找有過搭船拍海鳥經驗的船長。說到船況,我有一次還碰到已經坐在船內了,船長卻說零件壞了,無法及時修復;一群人只好嘆氣的開車回家。)

如果幸運的出發了,還要考慮一下,在航行的路線上會不會有海鳥正好出現?想想看,海洋的面積比陸地大上許多,也很難在海面上觀察出哪一種鳥適合出現在哪一種環境?放眼望去就是一望無際的海洋。剛開始出海拍鳥的時候,總認為海上的島礁應該蠻適合海鳥的,可是事實上卻不一定。由於 2019 年北方三島的鳥況讓我難以忘懷,我曾經再次巡禮這個航線,只可惜十個小時下來,除了白腹鰹鳥和大水薙(這兩種對大多數一起搭船拍海鳥的鳥友都認為是大普鳥),只有一隻次的屁股版藍臉鰹鳥,接近十個小時的時間幾乎都在發呆和痴痴地望。

再來要寫些什麼呢?說了那麼多包船出海可能面臨的情況之外,我想根據鳥種把我拍到他們的月份以及區域整理出來,讓有興趣的鳥友可以少一些摸索的時間。[預計 2021 年底以前整理出來。]

1. 大水薙:區域從北方三島海域往南一直到台東成功外海,月份含括 2、3、4、5、6、和 8 月份,應該是普遍性的海鳥。



2. 白腹鰹鳥:區域從基隆外海一直往北延伸至北方三島,月份大約從 3 月到 9 月都曾經觀察到,夏季時甚至在外海的一些島嶼上也有。



3. 玄燕鷗:區域從北方三島附近海域一直往南延伸至南方澳外海,目前記錄過的月份從 3 到 8 月都有,而每年颱風過後,東北角海邊也有機會。另,每年 6 月開始,澎湖列島也有機會,建議可以參加澎湖鳥會的活動。



4. 藍臉鰹鳥:區域從基隆外海一直往北延伸至北方三島,目前記錄過的月份包含 2、3、4、8 月。



5. 穴鳥:區域從北方三島一路往南延伸到龜山島海域、台東外海等,目前記錄過最早的月份是五月,最晚的月份是八月。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