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

5D4 和 70D -- 600mm 焦段測試

就像之前的測試文章所說的,新的 5D4才剛入手,每個項目的表現都想了解、比較一下。這一篇談一下:焦段。大家都知道,以 Canon 的 APSC 機身而言,它可以擁有 1.6x 的焦段。也就是說,以我手上的 Tamron 150-600mm 第一代鏡而言,裝在 5D4 全幅機,雖然擁有無敵的畫質,但是最長的實際焦段只有 600;但是裝在 70D APSC 機,最長的實際焦段確實 960。

第一次使用 5D4 馬上感受到拍照的主體變小了,但是實際的影響多少?因為 70D 的像素是 2020 萬像素,照片的尺寸是 5496x3670,而 54D 的像素卻有 3040 萬像素,照片的尺寸增加到 6720x4480。

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

Canon 5D4 和 Tamron 150-600mm 第一代 -- 高 ISO 測試二

剛剛寫完 5D4 高 ISO 表現的測試一,手邊恰巧有一堆高ISO的照片,幾乎拍攝位置沒改變,主要的改變是光線 -- 天色逐漸暗了下來。而光線的改變,在其他設定不變的情形下,當然就是 ISO 的逐漸變高。

以下照片從左而右 ISO 分別是 8000、10000、以及 12800。光圈都是 7.1,快門都是 1/100;第一、二張的焦段都是 483mm,第三張印象中我稍微調整了一下位置(因為人群散去了),焦段是 500mm。最後,三張照片拍攝的時間分別是 16:37、16:44、以及 16:49。

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

Canon 5D4 和 Tamron 150-600mm 第一代 -- 高 ISO 測試一

最近才入手 Canon 5D4,到目前為止總共才使用過大約兩天,一切都還在摸索中。因為我是從 Canon 70D 升級到 5D4,第一次拍完檢視拍攝成果,覺得非常滿意,尤其是畫面的乾淨度遠遠比 70D 髒髒的感覺好很多,而且似乎對於高 ISO 的表現,有點出乎我的意料的好,當然細節還沒有仔細看。

這一次去拍關渡拍長耳鴞,拍完之後,我的初步印象完全被打翻,到現在還很鬱卒。乾淨度仍然在,但是或許是 Canon 抹的太乾淨了,以至於細節幾乎無法保留下來。但是還有一個可能:當天的拍攝角度實在受到許多限制,例如主體(長耳鴞)前似乎還有一些看不出來的葉子,而且拍攝時我身體必須彎的非常低才能勉強從觀景窗看到東西,也有可能我沒看清楚就拍了。

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2016 年的迷鳥

在 2015 年底、2016 年初,我整理了一篇2015 年的暖冬與迷鳥文章整理了當時自己所知道的迷鳥。因為是第一次整理,對於時間的掌控上比較不精確,所以在 2016 年秋過境開始出現迷鳥的時候,我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:由於迷鳥應該是過境期才有可能出現,我就以當年度的秋過境開始記錄,一直到隔年的春過境結束。(可是夏候鳥出現時,會不會有迷鳥?)

根據這段時間報章上的報導,2015 年是這一波聖嬰現象的最後一年(約 2016 年 5/6 月結束),而 2016 年是這一波反聖嬰現象的第一年(10 月的報導還說還有一堆的熱帶擾動在成形),讓我們看看這第一年的迷鳥有哪些?(我至少已經感受到 10 月份的野柳沒有去年同期那麼熱鬧)

01. 九月的克氏斑紋柳鶯(新北)
02. 十月的橙頭地鶇(台南、高雄)

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

辨識鳥類 for dummies:小濱鷸 vs. 紅胸濱鷸

既然花了許多時間在小濱鷸和紅胸濱鷸的辨識上,想想就把目前辨識的方式整理一下,資料的來源主要是參考:【辨識文章】小濱鷸Little Stint非繁殖羽03/06 布袋:有可能是小濱鷸嗎?、以及辨識文章所說的。基本上,這篇文章暫時放棄非典型的非繁殖羽小濱鷸和紅胸濱鷸的辨識,主要是以典型的(或者說可以比較明確的辨識的)濱鷸來進行。

小紅胸

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

鳥類辨識 for dummies:紅尾伯勞 vs. 紅頭伯勞

嚴格來說,這不算是辨識文,反而比較像是整理文,比較快速的整理出兩者的差異。照片中,左邊是紅尾伯勞,而右邊是紅頭伯勞。

紅尾紅頭

以紅頭伯勞的雌鳥來說,我個人覺得比較明顯的差異有:一是白色的眉線,紅尾伯勞比較粗而明顯,紅頭就比較細;二是紅尾伯勞的過眼線是黑色,而紅頭伯勞的雌鳥並無黑色過眼線。當然紅頭伯勞的頭上至後頸的顏色是紅褐色,而紅尾伯勞則是一般褐色;另,紅尾伯勞尾羽紅褐色,而紅頭伯勞尾羽則為灰褐色,但是後兩者的差異可能因為光線以及相機的白平衡而有不同。



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

鳥類辨識 for dummies:紅尾伯勞 vs. 紅背伯勞

還記得第一次拍的伯勞是紅尾伯勞,在事後翻圖鑑辨識的時候就覺得有點難度。後來記錄慢慢變多了,知道紅尾伯勞還分成褐頭和灰頭兩個亞種,這兩者的分辨慢慢有把握了。拍到紅背伯勞的那一刻,我還不是很有把握,只覺得它和紅尾伯勞不太一樣,記得拍了幾張之後,趕緊把圖鑑翻出來看,那時就想寫個簡單的辨識文。

紅尾紅頭

照片中,左邊的是(褐頭)紅尾伯勞,右邊的是紅背伯勞(雄幼鳥)。我找到一個很棒的辨識文章:【新紀錄種】紅背伯勞Red-backed Shrike。我把幾個認為比較重要,而且容易辨識的特徵整理一下:1. 紅背伯勞中央尾羽黑色,外側尾羽外緣及基部白色,末端暗色(這大概是整個討論中,被認為最具有決定性的一點);至於胸、腹側帶褐色以及耳斑顏色就變得相對不重要了;2. 紅背伯勞的鱗斑會橫過胸部,而紅尾大致上是分布在胸、脇兩側。

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

鳥類辨識 for dummies:斑文鳥 vs. 白喉文鳥

聽說白喉文鳥經常與斑文鳥混群出現,在找尋白喉文鳥的過程中,自然拍了不少的斑文鳥。由於斑文鳥成鳥的胸腹間有著明顯的斑紋,所以不太容易搞錯;但是斑文鳥的幼鳥,因為沒了那種斑蚊,於是胸腹部相對就白皙的許多,也常常讓我誤以為是白喉文鳥。可是真正拍完了白喉文鳥,我覺得我當時是沒掌握到重點。

斑文白喉

從這張比對性的照片(左斑文鳥,右白喉文鳥)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兩者的差異:一是臉部的顏色,白喉文鳥是白色的;二是尾上覆羽,白喉文鳥也是白色的;三是尾羽外側,白喉文鳥是栗紅色的。

當然在野外拍攝的時候,由於被拍攝物體較小,而且一直在動,我個人覺得,臉部的顏色是一個不錯的辨識依據。

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

辨識 for dummies:黃頭扇尾鶯 vs. 棕扇尾鶯

[更新:除了本文整理的辨識方法之外,聽聲音是一種不會搞錯的方式。建議找個鳥音來聽,效果真的不錯。] 辨識鳥類一陣子了,慢慢的我覺得辨識的對象應該是以所謂的"典型"的特徵為主;至於比較特殊或者例外的,就不在 for dummies 系列的範疇,不是嗎?

繁殖羽的黃頭扇尾鶯和棕扇尾鶯,其辨識難度相對的低。黃頭扇尾鶯雄鳥的繁殖羽非常的漂亮,這應該大家都贊成吧。

黃頭扇尾鶯

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

褐頭鵐與黑頭鵐雌鳥的整理

2015 年底、2016 年初最大的身世大戲,大概就是非"褐頭鵐"莫屬了。這隻在芬園出現了兩、三個星期的褐頭鵐母鳥,從一開始的確認,到後來質疑可能是黑頭鵐母鳥,劇情轉折吸引了許多鳥友的目光,我也不例外。由於它還在的時候頗為親民,原打算做長期觀察的,沒想到它居然失蹤了。那整理照片時,該怎麼歸類?

我蒐集、閱讀了不少資料(包含自然攝影中心的褐頭鵐Red-headed Bunting?、這個在 FB 上延伸的討論[一定要全看完,避免被一開始用的語言誤導]、以及台灣野鳥圖鑑作者的黑頭鵐與褐頭鵐],加上自己希望能增加一種紀錄的鳥種[而且又是迷鳥],所以暫時將它歸類為褐頭鵐。

請留意,我的標題下的就是"整理",而不是辨識,這是因為它們的母鳥以及一齡冬羽的幼鳥在野外超過 50% 無法辨認,這也是目前資深鳥友們的共識。寫整理的另一個原因,既然花了那麼多的時間,乾脆把資料整理一下,或許有一天還有機會再記錄到。

鳥友們的討論大多引用 Svensson 的書,也有 Byers 等人以及 HBW 這兩本,我沒有這些書,只是將鳥友說的整理出來;另外,我也參考了"中國鳥類野外手冊"。我是根據下列幾個支持它是褐頭鵐的特徵來推測的!

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

鳥類辨識 for dummies:寒林豆雁 vs. 凍原豆雁

在美國求學的時候,或許是網際網路剛起步的時候,因此對於學習資訊技術的需求很大,於是有各式各樣的書籍出現,其中有一個系列稱之為 "for dummies" 的書籍受到許多老美的青睞,原因就是它是寫給普羅大眾的,淺顯易懂。

由於鳥類的辨識真的有一定的門檻,圖鑑常常出現"比較"級的用法,像是比較長或者短,比較細之類的,真的看起來非常痛苦。之前寫過一篇柳鶯的辨識,目前看起來似乎有一定的觀眾,這次記錄到凍原豆雁,讓我又想把這個辨識也獨立寫出來,或許以後會繼續寫一些我認為辨識上有困難的飛羽。

想比較深入的分析,請看"【辨識文章】豆雁的裂解:寒林豆雁與凍原豆雁";自然攝影中心有一系列的辨識文章非常精采,強烈推薦。如果只想簡單的區分,我當然就推薦自己的。

根據圖鑑,寒林豆雁比凍原豆雁體型較大,如果在野外看到它們再一起,這是一個非常方便的辨識方式。還有,寒林豆雁的頸和嘴比凍原豆雁長,且額頭比較平緩。

豆雁

上圖應該很明顯吧,左邊的額頭比較平緩,而且相對來說,嘴比較長;但是,頸部的長度就很難看出來了,況且脖子伸不伸長也有影響。